据说是把研发的产品运用到教学当中 还自主研发APP应用产品且对学员开放 使学员获取实战的经验 同时学员还可以接到企业级的商业项目 与研发部一同研发 再加以运用使其具有商业价值 从而也使参与研发学员从中获取收益 这样对学员以后正式上岗还是未来的事业之路来说者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如何分析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

常州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企业与高等院校中小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机构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 产学研合作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目前常州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存在不少阻力,产学研合作要想获 得持续发展,必须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进行机制创新。本文阐述了常州 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成效与不足之处,借助机帆船工作原理,建立 了“产学研”合作船形动力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 产学研合作效果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常州 中小企业 产学研合作 创新机制 

一、常州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成效 江苏省常州市工业比较发达,中小企业的发展较快,近年来,常州中 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在市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注 重发挥科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所起的作用。自 2007 年以来,常州中小企业在市政府的组织下,与全国 50 多家高等院校、研 究机构开展“产学研”,产学研对接100 多场,引进先进技术3000 多项。 常州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累计有国 内外 60 多家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 800 多名专家到场, 累计超过 2500 家中小企业参加洽谈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350 多项,合作协议金额近 亿元,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常州中小企业注重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产学研合作开始趋向实体化。常州中小企业始终按照 市场经济思路,大力推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加快成果产业化、研究机构 企业化,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智能装备、机器人、新 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 据统计,常州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科技攻关,共实施国家、 省级科技项目1710 项,实施市级科技项目3107 项,与知名高校、科研院 所共建各类实验室、研发中心达 70 多个,其中,常州中小企业与中国科 学院共建的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已建立11 个分中心、12 个高新技术实 个科研院所。全市80%以上的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中小企业已建有“两站三中心”625 个,其中国家级 22 个、省级284 个。目前,常州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初步建立了以“企业 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了中小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中小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产学 研合作双赢的局面。 
二、常州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不足之处 
(一)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 目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重学术、轻技 术,重成果、轻转化,多以发表论文、著作和完成科研项目追求学术价值 和职称评审为目的,科技研发意识不强,市场化动力不足,主动要求与企 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被研发”现象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或只愿 意承担产学研合作中的部分风险,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也不高,缺乏 对自身长远发展有利的基础技术和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内在动力。 
(二)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目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大多数科研成果处于基础研究和实验室阶 即使一些成果通过了鉴定,也无法实施产业化,与企业期盼的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进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不匹配。科研成果成熟度不够也是 导致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国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80%) 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使之具有产业化基础,并 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是产学研合作的前提。 
(三)产学研投入资金小 西方国家大都设有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我国目前尚无用于支持产学 研合作的专项基金,缺乏持续的产学研合作扶持资金来源。已有的项目基 金,一方面是政府投入太少,另一方面由于在研发费用的划分、利益的分 配方面,中小企业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目标值相差甚远,导致高等院 校、研究机构对这类项目资金的申报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产学研资金主 要来自企业和政府,风险投资规模小,吸纳社会风险投资介入的机制尚未 形成,科技与金融结合不够紧密加重了产学研合作经费不足。 
(四)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等相关法规和地方制定的相应政策是我国目前产 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法律依据。但是不难发现,这些政策法规主要是集中 在政策的指导和意见,而对产学研合作起实质推动和保障作用的法律法规 十分匮乏。如配套的实施细则、协调监督机制、税收、信贷、知识产权和 纠纷解决等法律规范就很不足。 
(五)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中介机构的参与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 度,而且可以吸纳劳动力就业,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科 技成果中介服务从无到有,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 单一,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中介机构在数 量和质量上仍有很大不足,其中介、调节和辅助等职能未充分发挥,这就 导致了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沟通的缺乏,很多成果难以实现转化。 三、常州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构建 目前,常州市中小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与高等院校、科 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停留在较低层次,产学研组织形式松散,动力不足且难 以形成合力,对于发展的阻力缺乏规避机制,极大影响了“产学研”合作 的效果。本人借助机帆船工作原理,建立了一个新的“产学研”合作船形 动力模型,综合反映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协同推进机制,如下 图所示: 在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动力,虚线箭头表示阻力。产学研合作创新与 协同推进机制分析如下: 
1.驱动力(利益驱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动力,无利益则无合作研 发的必要。评价产学研合作成功与否,要看最终合作双方通过产学研合作 是否达到双赢,实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追求。
 2.推动力(技术推进): 技术水平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规模, 产学研合作是合作双方以科技 产业化为长期目标、以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分工创新为途径的产业创 新过程。
 3.引导力(市场引导):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学研合作前进的方向。研 发的方向、人才的选聘、政府的扶持,都与市场和经济效益挂钩,要把市 场和研发有机结合起来。 
4.支撑力(资金扶持):政府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和引导,加大对产 学研合作的扶持力度。我国具有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的项目较少,影响了 产学研合作的开展。
 5.拉动力(技术差距): 产学研三方技术差距决定科技成果转化的强 度。技术差距使得产学研具有较大必要和合作空间,助推中小企业“产学 研”合作向前发展。 
6.助动力(环境动力):政、资、法、孵、介等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助 力。政府、金融、法律部门的支持以及孵化器和中介机构等多元化发展增 加了动力。 
7.偏角(动力偏差):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匹 配,存在偏差, 能够向企业提供的大都是单项的技术和产品,不能满足 企业大生产对技术的需求,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8.损耗(流转阻力): 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三方对科技成果创造 的认知偏差、泄露和模仿削弱了合作动力, 科技成果的模仿严重阻碍了 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9.逆流(环境阻力):目前我国产学研结合仍然不够紧密,在政、资、 法、孵、介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造成合作行为短期化和形式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能否扬帆远行,关键在于:强化产学研 合作的驱动力、推动力、引导力、支撑力、拉动力和助动力,使之形成全 力,并弱化动力偏差、流转阻力和环境阻力。 四、研究结论 加强产学研合作,“产”是主体,“学”与“研”是基础,“合作”是 关键。常州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着眼点在于强化动力,使之形成合 力,并弱化阻力。如何提升产学研合作效果,通过以上研究本人认为:
 1.中小企业应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 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强产学研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创新合作与协同机制, 使驱动力、推动力、引导力、支撑力和拉动力实现充分整合,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2.中小企业“产学研”应借助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健全 法规体系,孵化器的作用以及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借助外力,促使产学研 合作更快发展。 
3.中小企业应做好产学研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知识产权 的保护,避开技术偏差、流转阻力和环境阻力,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 无形资产评估队伍的建设,完善监督制约体系,扫除阻力。

 参考文献: [1]宁凌,张玉强.企业主体型产业合作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9(8). [2]魏景柱,刘晶,林向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机理分析[J].学术交流,2010(10). [3]Dixon,M.Project management body knowledge[M].London:Association ProjectManagement,2000. [4]徐静,冯锋,张雷勇,杜宇能.我国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2(7). [5]张振海,陈红喜.江苏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研究[J].江苏高教, 2010(4). [6]FritschM ,Lukas R.Who cooperates R&D?[J].Research Policy,2001(3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我们将尽快内回复。
取消